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发新帖

761

积分

0

好友

236

主题
发表于 昨天 17:09 | 查看: 38414| 回复: 0

八月的根河市,晨光熹微中,凉意已悄然浸透空气。蜿蜒的根河如一条抛掷于碧毯上的银练,倒映着天光云影。远处云海奔涌于林海之上,如镀金的浪涛在群峰间翻腾,将连绵的兴安岭化作一幅流动的泼墨画卷。

根河市地处大兴安岭北段西坡,呼伦贝尔市北部,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重点国有林区之一,这里生态资源丰富,拥有广袤的原始森林、清澈的河流、丰富的野生动植物,森林覆盖率高达 91.7%。近年来,根河市依托良好的生态家底,明确“生态立市、绿色发展”定位,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模式,加快推动全市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2021年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厚植生态底色 筑牢绿色根基

2015年4月1日,最后一棵商业性采伐的落叶松在根河市乌力库玛林场轰然倒地,从此林场挂斧停锯,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停伐并非终点,而是生态修复的起点,随着天然林保护、森林抚育、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湿地恢复等一系列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根河市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不断提升,林区得以“休养生息”。2024年全年义务植树8万余株,完成“三北”六期人工造林500亩,荣获“自治区森林城市”称号。

与此同时,辖区内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阿龙山敖鲁古雅国家湿地公园等9处自然保护地得到进一步保护与修复,面积达3127.25平方公里,为驼鹿、狍子、夜莺、黑鹳、西伯利亚红松等1133余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和生存环境,让“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在这里成为现实。2024年,根河市成功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自然城市”平台。

强化污染防治 提升环境质量

“唯一的‘污染’是松香,唯一的‘噪音’是鸟鸣。”走进根河市就会发现,这句广为流传的旅游推介语真是毫不夸张。近年来,根河市持续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根河市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不仅依靠优良的生态本底,更离不开根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各部门认真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呼伦贝尔市生态环境局根河市分局局长李家胜介绍。

近年来,根河市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全面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推进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加强扬尘管控,开展涉气重点排污单位在线监测设备验收及联网工作,加大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及非道路移动机械登记监督抽测力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常年保持在100%。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扎实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持续加强河流断面水质监测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坚决保证饮用水安全。全面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实时更新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持续开展涉镉等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深挖绿色潜能 实现生态惠民

“春天可以采柳蒿芽、蕨菜等野菜,夏天可以采灵芝、猴头、蓝莓、蓝靛果,一天能收入不少。”一位根河市跑山人介绍道。曾经没有销路的野菜、野果,如今不仅备受当地人和游客喜爱,很多还创出了品牌。走向了全国市场。

近年来,根河市立足生态优势,大力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培育发展绿色农业和林下经济。在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灵芝基地,肉嘟嘟的灵芝在菌床上茁壮生长,宛如撑开的小伞,它们色泽光亮,盖体肥大,一朵挨着一朵,每一朵都昭示着增收致富的好“钱”景。2024年根河市生产灵芝、蘑菇、黑木耳等156万袋,蓝莓108亩,芍药2000余亩。不断深挖林下资源优势,蓝靛果忍冬推广示范项目通过验收,建立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组织,生产灵芝、桦树汁浓缩液,灵芝酒等系列产品。大力发展驯鹿产业,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实施驯鹿种源繁育保护工程,扩大驯鹿种群规模,敖鲁古雅驯鹿保种工作有序推进,驯鹿保有量1500余头,已连续多年稳定增长。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森林资源,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和民俗文化,根河市大力发展以敖鲁古雅、驯鹿文化、森工文化等为代表的生态旅游业,并开发森林观光、森林康养、冰雪旅游等多种旅游产品,举办中国冷极节、森林文化节等一系列旅游节庆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持续用好“中国冷极”这块金字招牌,培育壮大寒地冰雪经济,打造国产飞行器高寒测试基地,拓展工业品耐冷性测试,累计成功举办十一届中国冷极马拉松赛事,让“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随着景区业态的不断丰富,旅游产业已成为根河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024年全年接待游客251.9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6.96亿元,分别增长14%和12%。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根河市这片森林茂密、河流密布、万物竞秀的土地将继续以“中国冷极”的禀赋与“绿色宝库”的丰饶,书写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壮丽篇章。(高美娟)

文章来源:央广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小黑屋|《中国企业报》河北有限公司北京大数据中心 ( 京ICP备202512707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8-23 13:28 , Processed in 0.08536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