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行河北省市县三级行联动,创新产品和服务,支持海洋产业和涉海产业发展,为海洋经济发展壮大注入金融动能。 强化金融支撑 纾解企业困境 “现在工人正在打包赤贝,打包结束后,这些赤贝直接装冷藏车运到山东青岛、威海等地,然后装船运往日本。”秦皇岛伟权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奚守庆指着不远处正在作业的工人们说,该公司根据市场需要采用订单式配送,目前该公司经营场地有两处,分别位于昌黎县潮河村海山泡沫厂西侧和乐亭县姜各庄村,共有大型育苗棚5栋,每个育苗棚面积约1500平方米,打氧机、抽水井等配备齐全,总成本约400万元。 奚守庆是这个行业较早一批搞养殖的,已拥有20多年的养殖经验。奚守庆介绍说,水产养殖资金需求比较集中,而且周期有时还挺长,去年备苗时正好赶上手里没钱,多亏了农行昌黎支行贷款200万元,解决企业资金难题。资金有保障后养殖场又改进了养殖技术,采用整体保温保湿技术,大大提升了赤贝的存活率。 奚守庆所说的贷款产品正是农行昌黎支行推出针对法定代表人的惠农e贷,为解决小微企业资金难题,农行昌黎支行多措并举为企业提供资金保障。截至目前,农行昌黎县支行已为海水养殖业贷款投放1.27亿元。 秦皇岛市海洋渔业、滨海旅游及港口物流等海洋经济产业集群优势明显,为进一步加大海洋经济金融支持力度,农行秦皇岛分行紧扣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与地方经济产业规划,积极推进特色专营机构建设,探索建立海洋经济金融服务专业队伍,采用市分行专业客户经理与支行经验丰富的客户经理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一支政治素养高、专业能力强的海洋经济金融支持团队。布局一批具有海洋经济发展特色的支行,积极研究各类涉海企业运营特点及风险特征,探索创新业务模式及方案,加大对涉海行业的专业化金融服务。匹配专项信贷规模和经营资源,加大资源倾斜力度,充分调动经营行积极性,发挥专业化经营优势。 农行秦皇岛分行不断完善产品供给,针对涉海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该行大力发展线上金融产品创新,推出“纳税e贷”、“抵押e贷”等企业线上贷款融资产品,该产品签约后企业主足不出户即可完成融资,通过网上银行、掌上银行实现自助用款还款,随借随还、按日计息。2025年上半年,该行利用相关线上产品为14户海洋经济相关企业提供贷款支持,累计投放贷款7257.88万元,简化小微企业融资办理过程。对涉海小微企业贷款,可办理无还本续贷业务,简化办理融资手续降低融资成本。 金融创新 多元赋能 融资需求多元化。秦皇岛市现有的涉海经济科技企业普遍具有“轻资产、重智产”等特点,传统金融机构抵押贷款无法满足企业金融需求。秦皇岛滨沅国科具有较多数据信息资产,但无法将数据资产作为抵押物进行信贷融资,农行秦皇岛分行通过多方协调,为企业办理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助力企业盘活数据资产。 黄骅市龙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是受益于农行贷款产品创新的另一家企业。该企业负责人张之龙指着养殖塘子介绍,购买虾苗、蟹苗急需资金,养殖行业一般没有抵押物,但是资金需求又比较集中,多数银行没办法贷款。为解决这一难题,农行黄骅市支行积极探索特色押品,为该企业发放全省农行首笔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满足了企业的用款需求。张之龙所说的虾苗身份不一般,是市面价格较高的基围虾,它们对环境要求很高,一旦不符合生长要求,就会成批死亡,因此需要打造更高标准的养殖环境,这些都需要资金支撑。 张巨河村书记白福禄称,农行根据当地海产养殖的特点,创新融资模式,为该行业审批“海产养殖”冀群贷,解决部分养殖户后顾之忧,为养殖户增收致富提供了坚强金融后盾,这几年随着养殖户规模增加,资金需求量也大,希望农行多支持该村养殖业发展。“海产养殖”冀群贷目前已准入客户超20户,有效增加了纯信用类贷款的供给。与此同时,该行积极对接当地特色金融资源,已与当地某集团达成海洋牧场信贷合作需求,加大对轮船、渔船等特色押品的信贷尝试并且引入农行全资子公司农银租赁有限公司,探索出“特色押品+特色租赁”的新模式,进一步为当地特色产业提供农行金融活水。 唐山市振旭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东方虾、海蜇等为主要原料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每年12月企业需要储存大量的货物,前期资金缺口较大,企业又没有抵押物,在这种情况下,农行曹妃甸区支行与唐山曹妃甸国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合作,借助国有企业提供担保,该行为企业贷款500万元,解决了企业当时的资金难题。 面对信贷客户的多样化融资需求,银行服务客户思路由“融资”向“融智”转变,积极探索不同类型押品创新、引入投行丰富产品解决客户融资需求的“工具箱”,进行“一揽子”金融供给,加强对海洋经济的支持力度,农行黄骅市支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杨钉介绍说。在做深做实信贷资金支持的同时,该行积极探索投行业务对当地经济的支持,通过与农行全资子公司的行司联动,2024年末,为区域内重点化工企业引入战略投资11亿元,拓宽了农行对优质企业的资金支持路径,解决了企业资金需求,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注入了更多农行力量。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盐碱地变身隐形粮仓 渤海湾北岸,229.7公里的海岸线曾让唐山人爱恨交织——咸潮侵袭下,乐亭县古河乡万亩盐碱地白茫茫一片,被村民戏称为“种啥啥不长”的“生态伤疤”。乐亭农投农业发展集团(以下简称乐亭农投)负责人崔雪扬站在示范区田埂上,捧起一株金黄稻穗,笑意盈盈地说:“谁能想到,这片不毛之地竟藏着一座‘隐形粮仓’。” 为做好盐碱地治理,破解资金困局,农业银行专家团队多次深入综合改造示范区进行现场调研和专业评估,针对改土、排灌等核心需求,为乐亭农投量身定做专属解决方案,经过各级各部门同向发力,全省农行系统内首笔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项目贷款顺利落地,1.8亿元贷款彻底打破企业融资难的桎梏。资金“活水”所到之处,智能滴灌系统纵横阡陌,耐盐碱水稻迎风摇曳,曾经的荒滩蜕变为稻粒丰盈的“渤海粮仓”。不仅如此,项目围绕改良示范区周边全新打造的“渔稻文化研学基地”和“稻渔民宿体验区”,同步带动周边数百余户农民转型“新农人”,实现了户均收入大幅增加。“农行不仅为我们发放了贷款,更给了我们向盐碱地要财富的底气!”乐亭农投相关负责人望着连片稻浪,眼中泛着光。 做实金融服务,为企业雪中送炭 前几年,唐山市曹妃甸区遭遇了一次罕见暴雪天气,唐山市曹妃甸区欣澳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受灾严重,养殖设施损毁,部分水产品因低温冻伤,当时估算经济损失上亿元。据该公司总经理张海波回忆,那次雪灾来得突然,企业受损特别严重,如果不及时修复,损失还将进一步扩大。关键时刻,农行伸出援手,为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及时帮助企业减小损失恢复生产。 据介绍,唐山市曹妃甸区欣澳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为河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公司拥有海域用地1091亩,该公司坚持发挥循环产业和土地集约化经营的辐射带动作用,在推进当地水产品养殖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助力百姓增收致富。实施“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化模式,2018年8月以欣澳水产省级龙头牵头成立了曹妃甸区欣澳水产养殖产业化联合体,由一家市级农村专业合作社,两家上下游企业,6家专业合作社组成,发展带动本地农民增收致富。联合体与当地农户签订合同,形成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加销一体化链条,示范辐射带动池塘养殖面积1.85万亩、工厂化养殖面积15万立方米,公司直接辐射带动农户3312户,带动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家,主营产品产销率达到95%以上,实现农户增收800-1000元。 沧州临港晶山盐业有限公司已有40多年的海盐生产历史,公司主营业务产品为原盐,又称工业盐,即在盐田经初步晒制未经人工处理的海盐,主要组分是氯化钠,夹杂有不溶性泥沙和可溶性的钙、镁盐类,一般含杂质较多,多用作工业原料。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企业一年仅电费就高达300万元。随着市场的变化,公司需要转型更新设备,要为每个盐池安装计量表,打造智慧化盐田,这些都需要资金支撑,是农行的4000万元贷款为这家企业解决了资金难题。 近年来,农行河北省分行下辖秦皇岛、唐山、沧州分行以涉海项目为抓手,充分发挥当地资源禀赋,抓住国家发展海洋经济契机,深化并做实金融服务,有效助力当地经济向海图强。截至2025年6月末,信贷支持港口客户26户,贷款余额达80.1亿元。(韩立飞) 文章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