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发新帖

4360

积分

0

好友

1403

主题
发表于 2025-10-21 15:34:20 | 查看: 28956| 回复: 0

近期,各地纷纷举办古建夜游活动,原本在夜晚静默的古迹在灯影中“活”了起来。夜游不仅满足了市民多样的夜间消费需求,让历史“可感可触”,也成为城市文旅消费的新风尚。但热潮之下,部分项目暴露的“重光影轻文化”“重流量轻保护”问题,也为古建夜游的发展敲响警钟——古建可以被灯光照亮,却不应被短期流量淹没。

当前,部分古建夜游项目正陷入“形式大于内容”的误区。有的过度依赖光影炫技,用浮华灯光掩盖古建本身的底蕴,游客看到的只是“灯光秀”,却看不到建筑背后的文化历史;有的为追求流量过度商业化,商铺扎堆、噪声扰民,不仅破坏古建周边的文化氛围,更威胁文物安全;还有的活动流于“打卡摆拍”,仅设置网红拍照点,缺乏深度文化体验,让游客对古建的认知停留在表面。

办好古建夜游,关键要以文化为魂。夜游的意义从来不是简单造景,而是造“境”。只有因地制宜深入挖掘古建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文化象征,注入情怀与厚度,才能让游客在行走间与历史对话,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

现代科技是古建夜游的“加分项”,但绝非“主导项”。光影技术、全息投影、互动装置等现代科技,为古建夜游打开了新的表达空间,但科技应服务于文化,而非取代文化。唯有让科技与文化相辅相成,才能让古建夜游既有看头,又有“嚼头”。

守护古建之美,离不开精细化管理。古建夜游涉及文物保护、秩序维护、市场规范等多个方面,相关部门要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统筹安全评估、游客承载、演出安排与环境维护,让古建在“活化”中得到保护。

古建夜游,不应只是商业化的“秀场”,更应是文化传承的“精神场”。夜游灯光点亮的不只是古建的轮廓,更是城市的文化气质与时代的文化自信。

来源:经济日报


图片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内容转载于其他平台 不代表本平台观点立场

长期征集各类线索| 邮箱:wytglx@163.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小黑屋|《中国企业报》河北有限公司北京大数据中心 ( 京ICP备2025127075号 )

GMT+8, 2025-11-5 02:24 , Processed in 0.09056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